射线防护制品防护机制
射线辐射作用于生物体时能造成电离辐射,这种电离作用能造成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损伤,引起病理反应,称为辐射生物效应。射线防护制品就是基于此现象而产生的,通过不同的防护手段对处于射线辐射下工作的工作人员做恰当的防护效果,以此减少或避免机体损伤。那么,这些射线防护制品的防护机制是怎样的呢?
1、距离防护: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即球管焦点)和散射体(即受检查)的距离,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距离每增加1倍,辐射剂量减少3/4,曝光时除术者及主要助手,其他人员应远离,避开X线辐射源。
2、屏蔽防护:在射线源与工作人员之间设置屏蔽,减少或消除射线的辐射,如果屏蔽、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
3、线机的固有防护:X线机的固有安全防护性能是X线防护的重要环节。球管管套、遮光器应不漏射线,窗口装有铝滤过板,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6R/min。
4、时间防护:尽量缩短X线的辐射时间。在介入手术前要拟订严格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的有关资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术中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优化至佳投照条件,避免重复照射。